据NST 5月11日报道,马来西亚电子烟行业正面临监管真空与政策调整带来的双重压力。根据马来西亚电子烟商会(MVCC)秘书长里德万·罗斯利(Ridhwan Rosli)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全国尚无任何一个机构专门监管电子烟产品的成分与质量,这直接导致部分产品被用于掺杂毒品等非法用途,危及公共安全。
里德万表示,缺乏审查机制令市面上的电子烟产品无法确认是否具合法来源或安全标准,进一步助长滥用现象。针对政府计划对电子烟及相关产品实施禁令的表态,他指出,与其全面禁止,不如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以实现更有效的产业管理与消费者保护。
马来西亚电子烟实体组织(MOVE)主席萨姆苏尔·卡迈勒·阿里芬(Samsul Kamal Ariffin)亦对全面禁售政策表达担忧。他指出,若没有合规替代渠道,市场势必被未经检测、不具认证的产品所充斥,国家也将失去来自产业的潜在税收来源。
根据《2023年马来西亚电子烟产业研究报告》,2023年电子烟市场年规模达34.8亿令吉(8亿美元),涵盖超过7,500家零售点及约31,500个就业岗位。该研究还指出,31%的马来西亚烟民已完全转向电子烟产品。
然而,在缺乏中央监管指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已率先行动。
截至目前,吉兰丹与柔佛自2016年起即全面禁止电子烟产品销售;登嘉楼州政府于4月24日宣布,将自8月1日起禁止所有门店销售电子烟产品;5月初,吉打州务大臣拿督斯里穆罕默德·桑努西(Muhammad Sanusi Md Nor)也公开表示有意仿效登嘉楼的做法,计划在近期州行政会议中提出该议题。
与此同时,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Dzulkefly Ahmad)亦于5月4日表态,鼓励更多州政府停止发放电子烟销售牌照,支持地方管控趋势。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