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福建烟草批发“爱财如命”背后的秘密
近日,一则关于福建烟草批发系统“爱财如命”的传闻甚嚣尘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力求还原真相,揭开这背后的重重迷雾。
“他们简直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一位在福建经营烟酒店多年的李老板(化名)向记者抱怨道。他透露,近些年来,福建烟草批发系统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过于追求利润,甚至不惜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
“硬性捆绑”:变相涨价的手段?
李老板表示,最让他头疼的就是“硬性捆绑”销售。“你想进某种畅销烟,就必须搭配一些滞销烟一起进货。”李老板无奈地说道,“这些滞销烟根本卖不出去,只能压在手里,白白占用资金。”
这种“捆绑销售”并非个例。多位烟酒店老板向记者反映,他们都遭遇过类似情况。这种做法实际上变相提高了进货成本,压缩了零售商的利润空间。
“他们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草系统内部人士张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他表示,上级对销售额有严格考核,为了完成任务,一些基层批发点不得不采取一些“灵活”的手段。
“限量供应”:饥饿营销的策略?
除了“硬性捆绑”, “限量供应”也是福建烟草批发系统被诟病的一点。一些热门香烟经常处于“缺货”状态,零售商无法按需进货,只能眼睁睁看着顾客流失。
“明明知道市场需求很大,但他们就是不放量。”一位在厦门经营大型超市的王经理(化名)表示,“搞得我们天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求货,一点尊严都没有。”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限量供应”实际上是一种饥饿营销的策略。通过控制供应量,人为制造“稀缺”效应,从而维持香烟的高价位和高利润。
“高额返利”:刺激销售的诱饵?
为了刺激销售,福建烟草批发系统也会推出一些“高额返利”政策。但这些返利往往附加许多苛刻的条件,让零售商难以真正享受到实惠。
“返利的门槛太高了,根本达不到。”一位在泉州经营连锁烟酒店的陈女士(化名)抱怨道,“而且返利发放也很慢,往往要拖好几个月才能到账。”
更有甚者,一些零售商发现,所谓的“返利”实际上是从其他方面扣除的。比如,提高进货价格,或者减少供应量,最终零售商并没有真正得到好处。
“爱财如命”的背后:权力寻租的空间?
那么,福建烟草批发系统为何如此“爱财如命”?除了完成销售任务的压力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原因?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爱财如命”的背后,隐藏着权力寻租的空间。一些烟草系统内部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亲友谋取私利。
“谁跟他们关系好,就能拿到更多的货,拿到更好的返利。”一位熟悉烟草系统运作的黄先生(化名)透露,“这里面的猫腻太多了,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监管缺位:助长了“爱财如命”的风气?
福建烟草批发系统“爱财如命”的风气,与监管的缺位也有很大关系。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烟草批发系统的监管,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或许就不会出现如此多的乱象。
“现在的问题是,监管太松了,他们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一位法律界人士指出,“必须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违规行为,才能真正遏制‘爱财如命’的风气。”
福建烟草批发系统“爱财如命”的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有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才能真正保障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报将持续关注此事,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介入调查,还社会一个真相。
【来源:农民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小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