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洒在炎陵县鑫荣商行的玻璃门上,我就看见店主杨书军笑着迎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刚清点完的货单:“又麻烦经理你跑一趟了!多亏了你昨天手把手教我订货,第二天货就到了,这服务真没得说!”听着这话,我心里也暖暖的——这不过是我和同事们日常工作里最普通的一幕,却藏着我们和零售户之间最实在的情谊。
服务要往细里做,往心里去。从新开店的新手老板,到不会用智能设备的中老年店主,再到遇到难处的困境客户,我们一点点打磨服务细节,把每一份帮扶落到实处。我的服务日记里,记满了和客户们一起解决问题、见证小店变好的故事,也藏着让每家小店飘出“幸福味儿”的密码。
新户“启蒙师” 迈过经营“第一关”
(帮助新客户办理入网手续)
尤其是面对新入网的客户,帮他们迈好经营 “第一步” 太重要了。我还记得李沛刚入网的时候,他刚拿到零售许可证后,对着订货系统一脸茫然。
“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那天我第一次去他店里上门走访,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新户经营能量包”,里面有新入网须知、价格标签、标签套盒等等,我从怎么登录系统、绑定银行卡,每个步骤都演示两遍,再让他自己动手试;到怎么把商品摆得好看、吸引顾客,一点一点教他。
其实不只是李沛,对每一位新入网客户,我们都有一套专门的快速响应机制,客户刚入网,手续有人专办、客户经理马上对接,平时我会用微信随时帮他答疑,隔三岔五再上门看看。还有“新入网客户跟踪回访制度”,就是怕有遗漏的问题没解决。
看着新客户的店里慢慢摆满商品,次周就能熟练自主订货,从“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我总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银发“小帮手” 跟上“数字节奏”
(指导中老年客户操作系统)
几乎每周订货时间我都会去一趟刘安平爷爷的小店。七八十岁的刘安平大爷,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那店不仅是他的生计,更是他的精神寄托。只是每次提到手机订货,他都会有点不好意思:“曹经理,又得麻烦你了,上次教的步骤,我这记性又忘了……”
随着订货系统越来越智能,不少像刘爷爷这样的中老年客户犯了难,看不清屏幕上的小字、记不住登录密码、怕操作错了影响订货。每次上门,我都会先帮他把手机字体调大,然后坐在他身旁,一步步教:“您看,点这个‘订单’,就能看到上次订的烟……” 有时候一个步骤要教五六遍,直到他点头说“记住了”。
除了教操作,我们还会给老人们普及防骗知识。哪些是假冒商品、怎么辨别,遇到推销要多留心。陈梅秀阿姨就跟我说过,之前有人来推假货,她凭着我们教的辨别方法没上当;后来我们还在她收银台贴了联系卡片,上面有客户经理和专卖稽查员的电话,阿姨说:“看着这卡片,心里就踏实。” 能让老人们经营无忧、生活有助,再费心思也值得。
困境“同行者”点燃“希望之灯”
(协助打造“容诚·爱心店”)
去年,馨馨烟酒商行的店主陈聪大病一场,积蓄几乎花光,我去走访时,她正对着空货柜愁眉不展。
“陈姐,别灰心,我们一起想办法。”我把她的情况上报后,很快帮她纳入了“困难客户帮扶名单”,我也成了她的结对帮扶人。一开始,我们先送来了米面油这些生活物资,帮她解决眼前的难处;接着又帮她分析周边客源,建议她增加一些零食、饮料等快消品,丰富经营品类。
像陈聪这样的困难零售客户,我们都建立了详细档案,由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我们每年都会对全县零售户进行摸底排查,确定困难零售户名单,然后由党员自愿认领,结对帮扶,通过定期走访,及时了解客户需求,真正把帮扶做到了心坎上。
今年邓明东经营的小店被选为“容诚·爱心店”建设对象,我们不仅免费给他换了烟柜、做了新招牌,还一起琢磨店内布局:哪里放饮料、哪里放零食,怎么摆能让顾客一目了然。改造完那天,邓大哥看着焕然一新的店,笑着说:“现在店里亮堂了,生意肯定会更好!”听着这话,我突然觉得,我们做的不只是改造一家店,更是帮他点亮了生活的希望。
有人说我们是“连心桥”,一头连着公司,一头连着零售客户的生计。作为客户经理,我们或许做的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但对零售客户来说,却是帮他们解决难题、改善生活的大事。未来,我还会继续带着真心去服务,把每一份温暖送到客户身边,和他们一起把小店经营得越来越好,让“幸福味儿”飘得更远。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