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玉溪108为何“谈虎色变”?非卖品背后隐藏的秘密
近日,关于“玉溪108”的话题在烟民圈子里引发了热议。这款香烟,明明是“玉溪”品牌下的产品,却鲜少在市面上流通,甚至被许多烟酒店老板视为“烫手山芋”,避之不及。这究竟是为什么?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为了揭开“玉溪108”的神秘面纱,我们走访了多位烟草行业的从业者和资深烟民,试图还原事情的真相。
稀缺性:身份的象征?
“玉溪108”的稀缺性是大家公认的。化名老李,一位在烟草行业摸爬滚打了近20年的老烟枪告诉我们,这款烟并非你想买就能买到的。“它主要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更多是作为一种特殊渠道的供应品。”
老李透露,在近些年来,这款烟在公开市场上的流通量非常少,甚至有些年份几乎看不到。“一方面可能是产量本身就比较低,另一方面,据说它的销售渠道比较特殊,普通烟酒店很难拿到货。”
这种稀缺性,反而给“玉溪108”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在一些人眼中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化名阿强,一位资深烟民坦言,他曾经托朋友找关系才搞到一条“玉溪108”,为的就是“尝个鲜,满足一下好奇心”。
“谈虎色变”:价格背后的秘密?
尽管稀缺性让“玉溪108”备受关注,但真正让烟酒店老板“谈虎色变”的,却是其背后的价格乱象。
化名小赵,一家小型烟酒店的老板向我们抱怨:“‘玉溪108’的价格太乱了,根本没法卖。有时候能拿到高价,但更多时候是有价无市,砸在手里就亏大了。”
据了解,“玉溪108”的市场价格波动非常大,受供求关系、渠道影响等多种因素影响。在货源紧张的时候,一条烟的价格甚至能炒到几千元,但在货源充足的时候,价格又会大幅下跌。
这种价格波动,让烟酒店老板们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担心高价进货后,价格下跌导致亏损;也担心低价出售,会被厂家或供货商追责。因此,为了避免风险,许多烟酒店干脆选择不卖“玉溪108”。
非卖品?定位的尴尬?
“玉溪108”的尴尬之处还在于其定位的模糊。它既不是完全的“特供烟”,也不是面向大众市场的普通商品。这种定位,让它在市场中显得格格不入。
一方面,它的稀缺性和特殊渠道的供应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特供”性质,面向特定的消费群体。另一方面,它又没有明确的“特供”标识,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但流通渠道却受到限制。
这种模糊的定位,导致“玉溪108”在市场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价格混乱、渠道不稳定、真假难辨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它成为了许多烟酒店老板眼中的“非卖品”。
未来:何去何从?
“玉溪108”的现状,反映了烟草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如何平衡特殊渠道供应和市场化运作,如何规范市场价格,如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于“玉溪108”来说,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充满变数。是继续保持其稀缺性和神秘感,还是调整定位,走向大众市场,这取决于生产厂家和相关部门的决策。
无论如何,“玉溪108”的故事,都值得我们深思。它不仅仅是一款香烟的命运,更是一个行业发展变革的缩影。未来,“玉溪108”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工人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小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