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数据成为智能化应用的宝贵资源。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卷烟厂依托以“数据超市”为载体的数据治理中心,深入开展数据治理,为智能化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依托以“数字赋能”为核心的智能集控中心,深化数据应用,开启了企业智能化的新篇章。
数据治理员开展数据治理工作 袁媛/摄
“数据治理”,让数据应用更规范。“经过这段时间的数据治理工作,我们数据超市可以提供更加体系化、集中化的数据服务,支撑智能集控中心在设备监控、工艺质量、能源管控等各方面的预警处置及流转,真正为两大中心协同运转夯实了底座,让企业运营决策有数可依。”徐州卷烟厂数据治理员张宇昕说。
据了解,徐州卷烟厂数据治理中心全面开展生产、质量、设备、能源、物流、仓储等业务的数据治理工作,探索“业务盘点-流程盘点-数据盘点”三步走的卷烟厂数据治理路径,并打造标准统一、准确可信的数据体系,为智能化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集控中心现在的职能已经不单单是制丝控制,我们需要打破职能边界,实现全厂生产相关的智能管控,这需要更多的数据和算法模型来支撑。”徐州卷烟厂智能集控中心调度员王光辉说。
目前,该厂正以推进全厂智能制造为目标,深入分析生产经营重点领域“痛点”“难点”,深入运用“数据+算法”,开展N个智能应用场景的探索。
构建“空调供给”模型,能源管控更精准。“空调器开关机时间由原来的靠人工经验启停转变为系统精准计算后给出时间点,大大提高了空调系统控制精度!”徐州卷烟厂技改装备处副处长刘敦敏说。
为解决空调启停方式存在人工操作经验不足和能源浪费的弊端,该厂构建了“空调供给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制丝卷包的多种生产模式,结合空调机组开机时间预测模型、动态负荷预测模型和空调机组输出能力模型,实现了基于生产需求的空调开机时间、台数、参数的精准调度,实现了能源供给与生产节奏的精准匹配,有效降低了能耗。
“自2024年10月应用智控模型以来,空调系统操作人员由原来的3人减少到1人,工作效率提高,空调系统综合能耗降低约3%。”徐州卷烟厂技改装备处能源管理员徐敢说。
维修工按照AI智能体建议开展调试工作 邱宜天/摄
构建“AI+案例库”,设备维修更简单。“原来卷包车间维修案例库建设依赖人工填写,存在内容格式不统一、无法深度应用、编写耗时耗力、维修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案例库的质量和可用性。”徐州卷烟厂卷包车间维修片区长郑友东说。
为打破人工填写案例的局限性,积累和传承企业维修经验和知识,徐州卷烟厂基于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开展卷包机台使用手册、维修手册、图纸、维修记录等多源数据的采集、结构化知识处理和知识图谱构建,将分散、无序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统一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智慧维修智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的智能生成能力,结合故障代码、故障部位、现象描述等信息,自动生成维修案例并归集至案例库,在降低维修工案例编写工作量的同时,实现案例格式、术语等标准的基本统一,提升案例库的质量和可用性,为企业的设备维修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有了基于AI的智慧维修智能体,我们向系统提出维修问题,经过智能体的分析与思考后,人机交互页面就会给出关联相似案例,推送详细且精准的故障处置步骤,大大缩短了我们对故障的判断时间,让维修变得更简单。”徐州卷烟厂卷包车间维修工黄坛说。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不仅让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应用取得了飞跃,更让企业在业务生态构建方面取得了升级。在这场变革中,徐州卷烟厂积极拥抱变化,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启更加智能、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