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店改头换面后,竟成旅游路上的“显眼包”

在贵州省六枝特区郎岱镇归宗村那条繁忙的公路边,江杨百货超市曾是路边毫不起眼的存在,像一本被搁置在角落的旧笔记本,蒙着岁月的尘埃。

45岁的“江大姐” 江逢,为了孩子的学业和一家的生计,在街角开着平凡却承载着生活热望的小店。

生意从过去不温不火到如今破茧成蝶,皆源于一次店面形象的蜕变。这场蜕变不仅改变了小店的模样,更重塑了江大姐的经营理念,让小店演绎出一段精彩的转型佳话。

路边小店华丽转身

往昔的江杨百货超市,店面陈设简陋,毫不起眼的招牌在众多的店铺中常被人忽略,货架如同沉默的老者,摆放着稀疏的货品。

勤劳的江大姐每天早上6点半就开门,晚上12点关门。每天她都要把店铺打扫一遍,晚上把货理一遍,将临期的商品整理出来。

那时的江逢,秉持着传统的经营理念,认为只要货品齐全、价格公道,就能留住顾客。

她日复一日地守着小店,以传统的经营模式服务着当地村民与匆匆过客。尽管经营项目繁多,涵盖日用百货、现金存取、化肥经销,还提供贴心的送货上门服务,但因缺乏特色与吸引力,始终难以崭露头角。

直到2023年,江大姐迎来了小店命运的转折点——升级为黔彩便民终端。

彼时,六枝特区的旅游逐渐火热,牂牁江、老王山成为很多热爱旅游的人的“新宠”。而去往这些景区,江逢店铺门前的公路是必经之路。

了解到这些信息,六枝特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客服员来到江逢的店中,向其传授终端建设经验。

一开始,面对专业团队提出的改造建议,江大姐心里直打鼓,多年的经营习惯让她对改变充满担忧。

然而,当她看到其他成功转型的店铺案例,心中萌生出新的想法:或许只有打破固有模式,才能迎来新的生机。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她毅然投身到店面改造工程中,主动与团队沟通,积极参与每一个设计环节。

在改造过程中,江大姐的经营理念悄然发生着变化。曾经觉得“能省则省”的她,如今愿意在店面形象上投入更多,因为她明白,亮眼的外观就像一张精美的名片,能吸引更多顾客。

曾经斑驳的墙面被粉刷一新,仿佛褪去了陈旧的外衣,换上了崭新的肌肤;老旧的货架被整齐划一、颇具设计感的新货架取代,它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有序地排列着。

门头换上了明亮醒目的标识,吸引着路人的目光。店内的灯光也进行了精心布置,柔和而明亮的光线洒在每个角落,让整个店铺显得温馨又敞亮,全新升级后的店面完成了“华丽转身”。

转变理念提升经营

店面改造升级后,江逢敏锐地察觉到客流量的变化,她的经营理念也从“等客上门”转变为“主动迎合需求”。曾经只关注货品数量的她,如今开始深入研究顾客喜好,迅速拓展商品品类。货架上不仅摆满了丰富多样的日用百货,还新增了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

看着店内日益热闹的景象,江大姐想起自己闲暇时刷短视频的爱好,心中又有了新点子——通过抖音直播,让更多人看到这家焕然一新的小店。

闲暇时,她开起直播。镜头下,明亮整洁的店面、琳琅满目的商品、热情好客的江大姐,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同时,江大姐充分发挥店铺地处旅游要道的优势,在直播中推荐附近的景点。

随着登山热、旅游热的兴起,江大姐的直播间逐渐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网友被她真诚的分享和亮眼的店铺形象吸引,关注量不断攀升。不少游客进山之前,都会在江大姐的店前停留,购买所需的各类物资。

在江大姐的用心经营下,小店的收入实现了不断增长。曾经,江逢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好好读书,因为贫穷的家庭无法支撑;如今,靠着开店,江逢的一双儿女都上了大学,女儿今年还考上了研究生。

“升级为黔彩终端后,店面形象变好了,顾客自然就多了,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江逢说,“以后我还会继续坚持诚信经营,让我们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463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