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硬中华烟160一条“挑肥拣瘦”背后:是馅饼还是陷阱?
近日,朋友圈、社交媒体上关于“免税硬中华烟160一条”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刮过。一条硬中华,市场价怎么也得四五百,如今只需160元就能到手?这巨大的差价,让不少烟民心动不已,纷纷打听购买渠道。但低价背后,隐藏的风险却不容忽视。
“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身边有朋友晒了图,说是真的买到了。”烟民老王(化名)说道。老王也是个十几年的老烟枪了,对烟的价格门儿清。他忍不住也动了心,托朋友的朋友打听了一下,对方声称是从“特殊渠道”拿货,保证是真烟,但不能提供发票。
“他说,这些烟都是免税的,所以价格才这么便宜。”老王回忆道,“还说数量有限,要的赶紧。”
然而,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往往伴随着陷阱。一些资深烟民和业内人士指出,160元一条的免税硬中华,极有可能存在猫腻。
首先,免税烟的流向通常受到严格监管。真正的免税烟,主要面向出入境旅客和特定渠道销售,流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有少量流入,也难以形成如此规模的“批发价”。
其次,即使是免税烟,其价格也不可能低到如此离谱的程度。免除的是关税和消费税,但成本、运输、人工等费用依然存在。160元一条的价格,甚至低于一些假烟的成本。
那么,这些低价烟究竟来自哪里?业内人士李师傅(化名)分析,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 假烟冒充。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不法分子利用低廉的成本制造假烟,然后冒充免税烟进行销售,牟取暴利。这种烟的质量往往很差,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 走私烟。 走私烟是指未经海关许可,非法进入国内市场的香烟。虽然可能是真烟,但来源不明,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购买走私烟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 以次充好。 有些商家会将一些质量较差的香烟,或者即将过期的香烟,冒充免税烟进行低价销售。
* 骗局。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免税烟”的幌子,收取定金或预付款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纯粹是骗钱。
“我后来仔细想想,还是觉得不靠谱。”老王最终放弃了购买。“毕竟是抽到嘴里的东西,还是正规渠道买放心。”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真假免税烟,避免上当受骗呢?
* 看价格。 正品免税烟的价格虽然比国内市场价低,但也不会低得离谱。如果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就要提高警惕。
* 查渠道。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免税烟,比如机场免税店、正规烟草专卖店等。不要轻信朋友圈、社交媒体上的“代购”或“内部渠道”。
* 验真伪。 仔细检查烟盒上的防伪标识,比如激光防伪、条形码等。也可以通过烟草公司的官方网站或APP进行查询。
* 索要发票。 正规渠道销售的免税烟,都会提供发票。如果商家无法提供发票,就要谨慎购买。
* 不贪便宜。 “便宜没好货”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不要被低价诱惑,以免因小失大。
低价免税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判断,切莫贪图一时便宜,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和权益。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烟草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香烟的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央广网】
原创文章,作者:小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