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外国烟免税渠道“虎背熊腰”:灰色地带里的膨胀生意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外香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高昂的税收让许多烟民望而却步,于是,免税渠道逐渐成为一条“捷径”。然而,这条“捷径”却正在变得越来越“虎背熊腰”,其背后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以前觉得免税店买烟挺划算的,但现在感觉猫腻越来越多了。”烟民李明(化名)向笔者抱怨。他所说的“猫腻”,正是免税烟渠道日益膨胀的灰色地带。
免税烟,真的“免”了吗?
所谓免税烟,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如机场、港口等)销售,免除部分或全部税收的香烟。理论上,免税烟的价格应该比普通香烟便宜不少。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王强(化名)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经常需要出国。他发现,一些免税店的外国烟价格并不比国内专卖店便宜多少,甚至有些还要更贵。“搞不懂,说是免税,但感觉钱都让中间商赚走了。”
事实上,免税烟的利润空间巨大,吸引了不少“玩家”入场。除了正规的免税店外,一些代购、微商也纷纷加入免税烟的销售行列。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免税烟,再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从中赚取差价。
水有多深?乱象丛生
免税烟渠道的“虎背熊腰”,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更在于其背后的乱象丛生。
首先,是假货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免税烟的特殊性,以假乱真,将假冒伪劣的外国烟混入市场。由于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很容易上当受骗。
“有一次我从一个代购那买了一条‘万宝路’,抽起来味道不对,后来拿到专卖店一问,才知道是假的。”张伟(化名)回忆起自己被骗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其次,是走私问题。一些人通过非法手段,将大量的免税烟走私到国内,逃避税收。这些走私烟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给国家税收造成了损失。
此外,还有一些免税店存在违规经营行为,比如超量销售、倒卖免税额度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谁来监管?亟待规范
免税烟渠道的乱象,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近些年来,海关、税务等部门加大了对免税烟市场的监管力度,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
然而,由于免税烟渠道涉及多个环节,监管难度较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漏洞,仍然能够逃避打击。
专家指出,要规范免税烟市场,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加强对免税店的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走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辨别真伪的能力。
免税烟本应是惠民利民的政策,却在利益的驱动下,逐渐变了味。如何让免税烟回归其本质,真正惠及消费者,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有加强监管,规范市场,才能让免税烟渠道不再“虎背熊腰”,而是真正成为一条阳光大道。
【来源:光明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小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