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网购平台“兵不厌诈”:一场猫鼠游戏?
近日,多方消息显示,烟草网购平台如同“打不死的小强”,屡禁不止,甚至呈现出“兵不厌诈”的复杂局面。表面上销声匿迹,背地里却暗流涌动,利用各种手段规避监管,持续向消费者兜售烟草制品。这究竟是一场猫鼠游戏,还是监管的盲区?
“消失的店铺”与“隐形的入口”
在国家明令禁止网络售卖烟草的大背景下,直接搜索“烟草”、“香烟”等关键词,各大电商平台已经很难找到相关店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烟草网购彻底绝迹。“化名”李先生,一位资深烟民,向我们展示了他“曲线救国”的购烟方式。
“直接搜肯定不行,但店家会用各种‘暗号’。比如‘茶叶’、‘特产’,点进去一看,图片都是香烟。”李先生解释道,“还有更隐蔽的,店家会在商品描述里放上微信号或者QQ号,加了好友之后才能看到真正的商品目录。”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使得监管部门难以追踪。店铺名称、商品描述都经过精心伪装,只有通过特定的“暗语”才能进入真实的交易场景。更有甚者,一些平台会利用境外服务器,将网站伪装成海外代购,以此逃避国内监管。
“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
除了店铺名称和商品描述的伪装,烟草网购平台在营销手段上也“花样百出”。“化名”王女士,一位电商从业者,揭露了烟草网购平台的一些常见套路。
“他们会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进行推广。比如,在群里发一些‘福利’链接,声称是内部折扣,吸引人点击。还有的会搞‘老客户回馈’活动,鼓励老客户拉新,进行病毒式传播。”王女士说。
此外,一些平台还会利用“买赠”、“满减”等促销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平台还会将香烟伪装成“电子烟”或者“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以此逃避监管,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防不胜防”的监管难题
烟草网购平台的“兵不厌诈”,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这些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伪装,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发现;另一方面,这些平台经常更换服务器、店铺名称,使得监管成本大大提高。
“现在很多平台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封了这个店铺,明天又换个名字卷土重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而且,很多交易都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追踪资金流向也存在难度。”
如何破解“兵不厌诈”的困局?
要彻底根除烟草网购乱象,需要多方联动,共同发力。
首先,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店铺的审核和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售卖烟草的行为。对于利用“暗号”进行伪装的店铺,要进行严厉处罚。
其次,监管部门要加强技术监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追踪烟草网购平台的行为,提高监管效率。同时,要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追踪资金流向,切断非法交易的资金链。
第三,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烟草制品,坚决抵制网络购烟行为。
此外,法律法规的完善也至关重要。近些年来,虽然对烟草网络销售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仍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上的盲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破解烟草网购平台“兵不厌诈”的困局,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来源:界面财经】
原创文章,作者:小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