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烟“风扫落叶”?真相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近日,关于免税烟的讨论可谓是甚嚣尘上,朋友圈、微信群里各种“内部渠道”、“一手货源”的消息满天飞,价格更是诱人到让人难以置信。难道真的有所谓的“免税烟”可以如此轻易地“风扫落叶”般进入市场吗?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真相可能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免税”二字背后的猫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真正的免税烟是指在特定区域(如机场免税店、出境口岸等)销售,免除关税和消费税的香烟。这些香烟的销售对象是即将出境或已经入境的旅客,目的是为了促进旅游消费。正常情况下,这些免税烟是无法进入国内流通市场的。
那么,市面上所谓的“免税烟”又是从何而来呢?经过调查,记者发现,这些“免税烟”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 走私渠道: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将免税烟从境外偷运至国内,以低价出售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而且走私烟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 假冒伪劣: 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假冒免税烟,这些香烟的包装可能与真品相似,但里面的烟丝质量却非常低劣,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消费者一旦购买,不仅经济上遭受损失,更可能危害身体健康。“李明”化名,一位资深烟民向记者透露,他曾经贪图便宜购买过所谓的“免税中华”,结果抽了几口就感觉味道不对,后来才知道是假烟。
* 以次充好: 还有一些商家会利用消费者对免税烟的认知盲区,将一些质量较差的香烟冒充免税烟出售。这些香烟可能并非假烟,但其质量和口感远不如真正的免税烟,价格却被抬高了很多。
“内部渠道”?小心陷阱!
在各种“免税烟”的销售渠道中,“内部渠道”的说法是最常见的。很多卖家声称自己有特殊的渠道,可以拿到低于市场价很多的免税烟。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内部渠道”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王芳”化名,一位曾经从事过烟草销售的人士告诉记者,真正的烟草公司管理非常严格,几乎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内部渠道”可以大量流出免税烟。那些声称自己有“内部渠道”的卖家,要么是走私贩,要么是卖假烟的,要么就是想骗取你的钱财。
低价诱惑,风险巨大
免税烟的价格通常比市场价低很多,这正是其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低价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首先,购买走私烟或假烟属于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处,不仅要没收非法所得,还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其次,走私烟和假烟的质量难以保证,长期吸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最后,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免税烟,售后服务难以保障。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擦亮双眼,理性消费
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免税烟”,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呢?
* 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香烟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烟草专卖店或大型商超,不要轻信朋友圈、微信群等非正规渠道的销售信息。
* 仔细辨别包装: 真品的香烟包装印刷精美,防伪标识清晰,条形码完整。如果发现包装粗糙、防伪标识模糊、条形码缺失等情况,很可能是假烟。
* 查看烟丝质量: 真品的烟丝颜色均匀,质地柔软,没有杂质。如果发现烟丝颜色发暗、质地粗糙、含有杂质等情况,很可能是假烟。
* 不要贪图便宜: 免税烟的价格虽然比市场价低,但也不可能低得离谱。如果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就要警惕是否是走私烟或假烟。
* 保留购买凭证: 购买香烟时一定要索要发票或小票,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进行维权。
总而言之,消费者在购买“免税烟”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保持理性,不要被低价诱惑所迷惑。与其冒着风险购买所谓的“免税烟”,不如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正品香烟,既能保证自己的权益,又能维护身体健康。 近些年来,打击走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不断加大,相信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市场环境会越来越规范,消费者也能更加安心地消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创文章,作者:小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