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专供出口的烟全是假的“真心诚意”
近日,一则消息如平地惊雷,炸开了锅:那些贴着“专供出口”标签,本应是质量上乘、代表“中国制造”形象的香烟,竟然查出大量假冒伪劣产品!这消息实在让人难以置信,简直是把“真心诚意”四个字狠狠地踩在了脚下。
长期以来,“专供出口”这四个字,在不少消费者心中都代表着更高的品质标准。人们普遍认为,出口商品需要经过更严格的检验,质量自然更有保障。一些不法商贩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事情要从“老烟枪”李明(化名)的一次海外旅行说起。李明出国旅游,想给外国朋友带点“中国特色”的礼物,便在当地的华人超市里买了几条“专供出口”的中华烟。结果,朋友抽完之后,直摇头,说味道不对,怀疑是假烟。
李明一开始还不相信,觉得“专供出口”的烟怎么可能是假的?但朋友的反应让他开始怀疑。回国后,他托朋友辗转找到了一位在烟草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王强(化名)。王强仔细辨认了李明带回来的烟,脸色凝重地告诉他:“这烟,是假的!而且,近些年来,这种假冒‘专供出口’的烟屡禁不止,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王强向李明透露了一些内幕。原来,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真烟的包装盒、防伪标识等,然后用劣质烟丝填充,以假乱真。这些假烟不仅在国内销售,还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海外市场,严重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声誉。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监管,甚至会伪造出口许可证、报关单等文件,将假烟伪装成合法出口的商品。他们利用海关监管的漏洞,将大量假烟运往国外,牟取暴利。
这种“专供出口”的假烟,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损害了国家形象,还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些正规的烟草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打假,成本大大增加。
面对如此猖獗的假烟现象,相关部门也并非毫无作为。近些年来,海关、烟草专卖局等部门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查处了一批又一批制假售假的窝点,抓获了一批又一批不法分子。但是,由于制假售假的利润巨大,一些不法分子仍然铤而走险,不断变换手法,与监管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根除这种“专供出口”的假烟现象呢?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首先,要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打击力度,让不法分子付出沉重的代价。其次,要加强海关监管,堵塞监管漏洞,防止假烟流向海外市场。再次,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辨别真假烟的能力。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制假售假犯罪。
“专供出口”的烟,本应代表着高质量、高标准,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如今,却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变成了牟取暴利的工具,这无疑是对“真心诚意”的一种莫大讽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痛下决心,彻底铲除这条黑色产业链,还消费者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维护“中国制造”的良好声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真心诚意”,让“专供出口”的商品,真正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我们期待着,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专供出口”的假烟现象能够得到有效遏制,让“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更加闪亮!这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权益,更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经济发展。
【来源:上海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5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