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烟长沙卷烟厂制丝一线的厂房内,切割金属产生的火花犹如燃放的焰火,掉落在地面整齐铺垫着的防火布上。工人们整齐佩戴着安全帽、护目镜,悬挂着安全绳,踩着升降平台,将旧设备小心拆除……如此热闹、有序的场景发生在春节调休期间的《烘丝机改造项目》之中。长沙卷烟厂精心筹备、严格把关,建立囊括制度、方案、监管三个层面的“安全矩阵”。
“项目主要有旧设备拆除、旧设备转运、新设备安装、公用配套设备更新、除尘系统改造五个流程。分为烘丝工序、除尘房、分气间房三个‘主战场’。主要涉及高处作业、动火动焊、重物吊装等多种高风险作业……在座的14名安全志愿者要遵守规章制度,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之中。”1月25日,制丝车间安全员孙华在志愿服务者工作会上说。
为在制度层面消除隐患,让施工行为有章可循、监护管理责任明确。《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各项规定》规范了二十多种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并将内容制成展板放置于施工现场,方便动工前查阅。同时设立许可证制度,在开展动火动焊、高处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前,要向安全管理部提交申报。在确认风险等级、特种设备操作资质等信息后可获得作业许可证。持有效期内的许可证,在监护人员的管理下才可开展高风险作业。除此之外,施工人员根据工作种类填写《设备安装安全自检表》《设备转运安全自检表》等五种自检表,监护人员按照监护内容完成三种监护记录。
安全监护责任制度将监护人员和安全志愿者按照专业、职能精准划分至工艺设备专业组、电气专业组等六个组别,并邀请厂内安全专家按组别开展培训。细化人员排班表,确保监护寸步不离,安全如影相伴。
图为安全管理部检查吊装带的产品参数(供图:张浥珩)
设计施工方案时,也处处体现了安全。旧烘丝机是一个直径1.8米,长8米,重约9吨的“庞然大物”,略微倾斜地安装在一米多高的机架上。在充分计算运输通道容量、吊装设备载重等因素后,长沙卷烟厂决定采用“分组解构”的方案完成旧设备的拆除。先拆卸烘丝机外围的蒸汽管路、进出料罩等。再将烘丝机筒体吊装,之后将机架的支撑部位、横梁的拆解……将这座“庞然大物”按照次序“化繁为简”。
“我们计划采用两台叉车支撑住筒体,等机架拆卸完成后承托至地面的木卡板上。”
“这种吊装方案理论上符合受力要求,但缺少因筒体受力不均衡导致滑落的应对措施……要焊接一副足以支撑筒体重量的钢架,这样即使出现吊装事故也能保证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
烘丝机筒体吊装之前的安全例会上,长沙卷烟厂召集一众安全专家对施工方提供的吊装方案反复打磨,最后决定将筒体吊装在钢结构焊接的“龙门架”上。从设计方案层面着手,保障项目安全开展。
“停止施工!停止施工!”安全技术员丁琪快步走向施工现场,指着在平台上作业的工人大声喊道。
图为安全技术员丁琪指导施工作业(供图:张浥珩)
即使经过如此严密的设计,施工过程也遭遇了临时叫停。“首先工人作业的升降平台没有护栏。第二,不光焊接的人要佩戴护目镜,辅助的人员也需要佩带。”
项目在过程监管层面更是“将安全武装到牙齿”。当驻守现场的监护人员发现不安全行为,有权叫停施工作业,责令施工方当场整改。
据悉,当前项目已经进入调试阶段。长沙卷烟厂将持续完善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矩阵”。监护团队也将守土尽责,以“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无需扬鞭自奋蹄”的自觉,坚守烘丝机改造项目的“安全堡垒”。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4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