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厂家一手货源批发烟草“弄假成真”
近年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假烟市场虽然有所收敛,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法分子不断变换手法,试图绕过监管,牟取暴利。近日,我们获得独家线索,揭露了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庞大假烟批发网络,其运作模式之精巧,令人瞠目结舌。
这个网络的核心并非简单的山寨生产,而是将“真”与“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他们的“杀手锏”是获取正规烟厂的“一手货源”,并非直接盗窃或抢劫,而是通过一些灰色渠道,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入部分真烟。这些真烟通常是因各种原因(如包装瑕疵、运输损坏等)而被烟厂淘汰的产品,或者是一些临近保质期的产品。
这些被收购的“瑕疵”真烟,并非直接流入市场销售,而是成为他们制作假烟的“原材料”和“掩护”。 具体操作方式极其复杂,需要多道工序和专业技术。首先,他们会对这些真烟进行拆解,提取出烟丝、过滤嘴等部件,再将这些部件与他们自己生产的劣质烟丝混合,并利用先进的机器设备重新进行卷制。 关键在于,他们利用从真烟中提取的过滤嘴和部分烟纸,作为假烟的“外衣”,这使得假烟的包装与真烟几乎无异,肉眼难以辨别。
其次,他们对包装环节也极其重视,甚至会购买一些正规渠道的烟盒,再用高超的印刷技术,将一些真烟的防伪标识等细节复制到假烟包装上,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迷惑性。这需要他们具备相当的印刷技术和专业的设备,并且对真烟的包装工艺有着深入的了解。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甚至能获得一些“内鬼”的帮助,获取真烟的防伪码信息。这些防伪码并非直接用于假烟包装,而是用于迷惑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抽检。他们会将这些真伪码随机地分配给部分假烟,这样一来,即使抽检到部分假烟,由于防伪码的真实性,也难以快速有效地判定其为假烟,从而增加了监管难度。
这个网络的销售渠道也相当隐蔽,并非通过传统的地摊或小商店进行销售,而是主要依托于网络平台和一些地下渠道进行批发。他们会选择一些规模较小,监管相对薄弱的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或者通过熟人介绍、线下交易等方式进行销售,规避监管的风险。
通过对这个网络的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参与其中的人员涉及多个环节,从原料供应商、生产加工、包装印刷、销售运输,再到信息掩护,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形成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化名一”负责收购烟厂的瑕疵产品,“化名二”负责技术环节,“化名三”则负责销售和网络运营。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使得整个网络运作高效且隐蔽。
这个假烟批发网络的兴起,凸显了监管体系的漏洞以及打击假烟的难度。 仅仅依靠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难以应对这种新型的“弄假成真”的犯罪模式。需要加强对烟草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监管,提升科技手段的应用,例如开发更先进的防伪技术,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相关犯罪活动,才能有效遏制假烟的蔓延。 此外,还需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消费者对假烟的辨别能力,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这场与假烟的斗争,任重道远。
原创文章,作者:小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35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