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战斗,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基本被消耗得差不多,战场形势对俄军越来越有利,如今俄军正在突破乌军第一道防线,试图冲击乌军的第二道防线,处于进攻的关键时刻,一旦成功将撕开乌军的防御体系,后续作战将相当容易,否则还要继续苦战。
俄军仅仅花24小时,兵不血刃夺城
在4月23日时,俄军传来两个好消息。首先在阿瓦迪夫卡以西的谢苗诺夫卡村,负责防备此地的乌克兰纳粹武装“亚速营”第3突击旅第1营放弃了阵地,实际已经不听命令了。其次,乌军第115独立机械化旅私自撤离了奥切雷蒂诺地区。
虽然被俄军打残后,处于休整期间的乌克兰武装部队第47机械化旅,被紧急调往奥切雷蒂诺地区,抵挡俄军的攻势,俄军依旧攻占奥切雷蒂诺镇的行政中心,这就意味着,俄军在24小时内,就突破了,根本没有遇到抵抗,兵不血刃夺城成功。乌克兰的基辅邮报也承认乌军第115独立机械化旅弃城而逃,“这让俄罗斯军队得以突破”,并称:乌军将对此展开调查。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步兵旅在新米哈伊洛夫卡村展示军旗
谁也没有想到,乌军第115独立机械化旅不战自溃,俄军在攻占奥切雷蒂诺镇后,可以直接冲到沃夫恰河及卡利夫卡水库,到达乌军第二道防线,与第一道防线相比,其防御能力下降明显,主要难度为水障,现在似乎无法阻止俄军继续突破了。
俄军近期攻势迅猛,战果也十分显著
目前乌军整个防线处于危险状态,想稳定局势已经非常难了,有一个粗略的估算:至少需要增兵25万才能填补好防线,可见乌军现有防线有多么薄弱,还需要外援。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时间,后方修建工事的速度太慢了,大量工事没有建造完毕,这就需要时间修筑,还需要调动兵力与物资,为此在阿瓦迪夫卡一线,乌军必须通过,反冲击,构筑临时防线等手段,拖住了俄军大约一个月时间,但是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
前线乌军步兵在劫难逃,要么投降要么逃跑
对于乌军前线的士兵来说,战斗越来越难打了,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兵力不足,装备缺乏,还有越来越强大的俄军攻势。在2023年时,俄军的进攻能力不足,那时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步兵旅表现糟糕,在进攻弗勒达时,一下子攻入乌军布设的雷区,竟然造成进攻失败,一个扩大战果的机会丢掉了。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步兵旅又杀回来了
如今还是同一支部队,在改变打法后,学会使用无人机配合炮兵,以FPV自杀式穿越机支援坦克的作战方式,通过相互配合的合理应用,战斗力明确提升。在4月21日,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步兵旅攻占了乌格莱达尔-马林卡之间的最重要据点新米哈伊洛夫卡村这个村子,可能上半年俄军打得最艰苦的一仗,终于拿下了。
俄国防部长向俄军祝贺战果
乌军的处境越来越差,虽说还能拼凑出一些部队,还能拿出一些武器,比如:坦克,还有一些FPV自杀式穿越机,炮弹也有一点,但是支撑不了多久,在俄军强大的火力面前,前线充当填线作用的乌军步兵在劫难逃,几乎没有任何支援力量,面对命运只是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没有第三个选了。
俄军现在要撕开缺口,突破乌军防线
至于被乌克兰寄厚望的北约装备在实战中被证明数量不足,性能也远达不到宣传中水平,或者说,北约武器没啥用。梦想凭借少量的北约装备击退俄军的进攻,早就是一个妄想了。
即将到来的5月9日,北约装备将会在莫斯科直接展出
50万人阵亡,乌克兰已输光一切!
现在俄军进展顺利,已经迎大捷,这让普京底气更足了,目前根本就没有与乌克兰进行什么谈判的意思,已经把目光转向了吞并整个乌克兰,甚至不惜为此与北约打上一仗。俄军面对的局势越来越有利了,乌军第二道防线还没有完全构筑好,存在着许多薄弱的环节,更要命的是乌军无兵可用。
绍伊古:乌军的损失已超过50万人。
根据4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乌军的损失已超过50万人。”和“俄军在整个接触线上拥有主动权,并将敌人赶出占领线。”这话都没有问题,在两年多的交战中,乌军中能打的军人都送光了,能打的军官都填进坑了,所谓的几个“绞肉机”之战,实质都是乌军送人头。
巴赫姆特市把乌军能打的作战单位几乎消耗光了,后继作战一次不如一次,现在乌军不仅没兵了,连士气也不行,目前打巷战,“绞肉”的能力都没了;不打巷战,在大平原上,与俄军进行正面对抗,与自杀没什么区别。如今再被重创一次,乌军的信心估计也不剩什么,那么抗命和投降将无法阻止。
乌军一仗仗的被消耗,不仅仅是人员,还有士气和装备
乌军受到的损失太大了,不仅是人员,还有装备,按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的说法:开战到今天,乌军“超过22000架无人机、3500枚海马斯远火炮弹和600枚导弹被摧毁。”今天俄军会加大打击力量,进攻也会加快,估计到2024年下半年,乌军只能开始崩溃了。
乌克兰打不赢了,北约不参战,乌克兰就只有成为炮灰,泽连斯基可以感激美国两院通过援助法案,但是乌克兰的命运无法再由乌克兰人说了算。
原创文章,作者:麦田守望工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gwenjuan.com/2616.html